时下,在越西县冬种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,种植的冬马铃薯进入成熟期,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挖马铃薯,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。
为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越西县在拉普镇哈木村实施了冬马铃薯种植试验示范,此次核心示范面积为100余亩,种植品种为青薯9号,示范基地采用优良脱毒种薯、切片拌种、双行垄作、减氮增钾、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。
“哈木村冬马铃薯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,这几天开始采挖了。这个项目由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阿于伍合负责实施,通过农作物轮作的方式,带动村民就近务工增收,促进村产业多元化发展。”哈木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克凤介绍。
6月5日,由凉山州农业农村局、凉山州农科院、越西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,对实施的冬种马铃薯种植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验收。
采挖冬马铃薯全部采用人工采收方式,村民三五成群挥锄刨土,挖出的红皮马铃薯铺满田垄,经过分拣、装袋后,专家组随机抽取三块地作为样本进行实收测产。经过测量、称重等环节,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1549.7kg,商品率达到66%,每亩效益达到3068.4元(按每斤1.5元计算)。
“今天,我们来拉普镇哈木村对实施的100多亩冬种马铃薯进行收获测产。由于近期鲜薯价格高,达到了1.5元一斤,加之天气比较干旱,我们就提前收挖了。虽然产量受到一定影响,但产值还是比较高。试验示范结果显示,在哈木村类似生态区域发展冬种马铃薯,产量和产值都是不错的,是一种能够促进农户增收的种植模式,值得推广。”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、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、研究员刘绍文介绍。
据了解,哈木村冬种马铃薯采挖完马上就会播种黄豆,黄豆收获后,接着种植白菜和萝卜,让土地轮作,一年四季不闲置,带动村民就业增收,助推乡村产业发展。
此次冬种马铃薯试验示范,抓住了冬闲地的有利时机,通过新品种、新技术的应用,辐射带动当地300多亩马铃薯种植。下一步,越西县将以点带面,通过示范种植村带动全县适宜区域种植冬马铃薯,提高土地复种指数,增加粮食总产。